前端工程化发展历史
# 前端工程化发展历史
# 时间线
- 1995年 Brendan Eich发明Javascript(标志前端开发的诞生)
- 2005年 Ajax(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) 广泛应用
- 2008年V8引擎发布(标志着JS能够脱离浏览器使用)
- 2009年 Node.js发布(前端工程化进展有了飞跃)
- 2010年Npm0.1版本发布(标志着前端工程化正式诞生)
- 2013年 Webpack 1.0版本发布(标志着现在的开发模式开始形成)
- 2013年 React 1.0版本发布(标志着前端进入MVVM开发模式)
- 2014年 Vue 1.0版本发布(标志着前端进入MVVM开发模式)
# 进化过程
- 前后端混合 (1995~2005) : 服务端渲染,javascript仅实现交互
- 前后端分离 (2005~2013) 借助aiax实现前后端分离、SPA等新模式
- 模块化开发 (2013~2014) npm管理模块、Webpack编译打包资源
- 模块化+MVVM(2014~至今)基于React或Vue,开发html成为历史
# 开发模式变化图
第一个版本模型,主要依赖于Tomcat、Apache等服务器后端请求前端资源,前端资源无法访问后端资源。
第二个版本,有了Ajax技术,能够实现前后端分离了,前端能够访问后端API,浏览器直接请求前端资源即可。
第三个版本,在前后端分离的基础上,对前端进行了工程化改进,使用Webpack将前端所有的资源打包成bundle.js文件。
第四个版本,在工程化的基础上,引入了Vue等框架,不再需要直接编写原生html,而是转向了Vue等框架的组件开发。
# 前端研发图
# 前端工程化解决的问题
工程化核心目标:效率、规范、性能
前端工程化中的工具及作用
- Babel将高版本ES6\7的JS代码降级为ES5,兼容各个浏览器(提升开发效率)
- Eslint对代码进行规范检查(解决规范问题)
Webpack在前端工程化中的作用
将JS代码模块化。第一,解决JS全局作用域冲突问题,防止自身JS代码、第三方JS代码之间变量的作用域冲突。(提升开发效率)第二,打包成了一个bundle.js文件对资源进行了合并和压缩,浏览器不再需要多次发送请求,只需一个请求即可。(解决性能问题)
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